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1.有限的元素可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依據表中的元素結合我們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HCOFe
(1)若某固體單質燃燒生成氣體.該固體燃燒時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C+O2_CO2
(2)若A、B組成元素相同,且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分解,都有單質C生成,C與D氣體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B.則A是過氧化氫,C與D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H2+O2_2H2O.
(3)地殼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在含量排在第一位的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中燃燒的符號表達式為3Fe+2O2_Fe3O4

分析 根據所給元素種類H、C、O、Fe,根據“某固體單質燃燒生成氣體”,則只能為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根據“若A、B組成元素相同,且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分解,都有單質C生成”,則推測A、B可能為過氧化氫、水,C為氧氣;根據“地殼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在含量排在第一位的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推測可能為鐵與氧氣的反應.

解答 解:
(1)若某固體單質燃燒生成氣體,則只能為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該固體燃燒時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C+O2_CO2
(2)若A、B組成元素相同,且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分解,都有單質C生成,則推測A、B可能為過氧化氫、水,C為氧氣,氧氣與氫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則其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H2+O2_2H2O.
(3)地殼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為鐵,含量排在第一位的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為氧氣,則推測可能為鐵與氧氣的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3Fe+2O2_Fe3O4
故答案為:
(1)C+O2_CO2.(2)過氧化氫,2H2+O2_2H2O.(3)3Fe+2O2_Fe3O4

點評 此題為常見物質推斷題,完成此類題目,關鍵是找準解題突破口結合物質的性質,直接得出結論,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所需的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儀器①的名稱是集氣瓶.
(2)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選項字母),反應時加入MnO2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選擇收集氣體方法時,必須考慮的氣體性質有②③(填序號).
①顏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若用裝置E排水收集氧氣,瓶內先裝滿水,氣體從a(填“a”或“b”)導管通入瓶內.若用裝置E收集一瓶干燥較純凈的氧氣時,氣體從b(填“a”或“b”)導管通入瓶內.
(5)若選A裝置作為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還須補充的一種用品是棉花,該物品的作用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化學學習中,能多動手、勤實驗,并能正確觀察實驗、準確描述實驗現象,下列是某同學對實驗現象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
A.加熱“銅綠”時,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管壁出現小水珠
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的氧化鎂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集氣瓶內壁出現水霧
D.將6%的雙氧水滴入放有少量二氧化錳的試管中,冒出大量氣泡,有水霧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甲乙兩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如圖甲所示),但測出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存在誤差.
請你參與探究:
甲組測出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五分之一
【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上的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紅磷、白磷的一些性質如下表:
顏色、狀態(tài)熔點/℃著火點/℃密度(g/cm3
紅磷暗紅色固體5902402.34
白磷白色或黃色固體44.1401.82 
【猜想與假設】
A同學:可能是導管內原含有空氣,后來留有吸入的水,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B同學:可能是瓶內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
(1)你還能作出的猜想是集氣瓶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了彈簧夾.
【交流與討論】
他們對課本上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圖乙所示的改進(其他儀器忽略).
(2)與課本上的實驗裝置相比較,該裝置的一個優(yōu)點是確保裝置不漏氣.
(3)能得出空氣中氧氣約占五分之一體積的實驗現象是左邊液面上升至“1”刻度處.
乙組同學從課本鎂條燃燒實驗得到啟發(fā),用鎂代替紅磷,實驗完畢,冷卻后進入水的體積遠大于總容積的1/5.
【猜想與假設】可能鎂條與氮氣發(fā)生了反應
【設計實驗】
為檢驗鎂條能否在N2中燃燒,興趣小組展開如下探究:
①組裝儀器(圖1,鐘罩下端無底),檢查氣密性:向水槽中加水,觀察到表面皿上浮現象,說明氣密性良好;
②將足量白磷在空氣中點燃后,迅速伸入鐘罩內,塞緊橡皮塞;
③待鐘罩內水面不再變化時,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與鐘罩內液面相平;
④打開橡皮塞,將燃著的螺旋狀鎂條迅速伸入鐘罩內,塞緊橡皮塞(圖2),觀察液面變化;

【交流討論】
(4)步驟①氣密性良好的現象是表面皿上�。�
(5)步驟②目的是對比實驗;
(6)步驟④觀察到現象,說明鎂條與氮氣反應.
【結論】除氧氣外,鎂條還能與氮氣反應.
【反思】乙組小羅同學認為只進行圖2實驗,當鐘罩內進入水的體積大于總容積的15,就能說明鎂與氧氣、氮氣都發(fā)生了反應,對此觀點你認為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不正確,可能是實驗誤差造成的.
【拓展】①鎂與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鎂(Mg3N2),由于氧氣比氮氣活潑,所以鎂燃燒生成的氮化鎂質量比氧化鎂小(大、�。�
②8g鎂在空氣中燃燒,若有30%的鎂生成氮化鎂,計算氮化鎂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嘗藥品的味道
B.用剩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中
C.加熱試管里的液體時,試管口不朝著人
D.過濾時將玻璃棒的一端挨在一層濾紙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就是為了防止瓶底炸裂
B.該實驗所用紅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氣體減少的體積小于五分之一
C.實驗時,點燃的紅磷要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塞緊橡膠塞
D.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火焰熄滅并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稀有氣體包括氦、氖、氬、氪、氙和氡六種氣體,約占空氣體積的0.94%.常溫常壓下,稀有氣體都是無色無味,微溶于水,且熔點和沸點都很低.
由于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是穩(wěn)定結構,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非常穩(wěn)定,但在一定條件下,氙氣(Xe)可與氟氣(F2)發(fā)生反應,生成四氟化氙(XeF4).
工業(yè)上,制取稀有氣體是通過將液態(tài)空氣蒸餾,得到稀有氣體,再用活性炭低溫吸附法,將稀有氣體分離開來.
在焊接精密零件或鎂、鋁等活潑金屬時,常用氬作保護氣.氦氣是除了氫氣外的最輕氣體,可以代替氫氣應用在飛艇中,不會著火和發(fā)生爆炸.利用稀有氣體通電時發(fā)出色彩絢麗的光芒,可制成霓虹燈.
依據上述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稀有氣體屬于混合物(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稀有氣體共同的物理性質有無色無味(或微溶于水、熔沸點低)(寫一條).
(3)氦能應用于飛艇的理由是密度比空氣小化學性質穩(wěn)定.
(4)依據氬的化學性質的用途是氬作保護氣.
(5)氙氣與氟氣反應生成四氟化氙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是Xe+2F2_XeF4
(6)由液態(tài)空氣制備稀有氣體的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苯甲酸(C6H5COOH)是一種酸性比醋酸更強的有機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常用作食品防腐劑.請回答:
(1)苯甲酸含有三種元素.
(2)苯甲酸分子中,C、H、O原子個數比是7:6:2.
(3)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6.2%(計算結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工業(yè)上制取氧氣是利用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先后從空氣中分離出來,是一個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