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若干克水后,生成的氫氣的體積為44.4L,生成了多少克氧氣?(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為0.09g/L)
考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分析:根據(jù)氫氣的密度和氫氣的體積可以求出氫氣的質(zhì)量,依據(jù)水的電解方程式利用氫氣的質(zhì)量可求出.
解答:解:氫氣的質(zhì)量=44.4L×0.09g/L=3.996g
設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為x
2H2O
 通電 
.
 
2H2↑+O2
           4    32
          3.996g x
4
3.996g
=
32
x

x=31.968g
答: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為31.968g.
點評:依據(jù)化學方程式的基本計算以及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及可解決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m個H2S分子與m個H2SO4分子含有相同的( �。�
A、元素的種類
B、氫分子的個數(shù)
C、氫、硫原子的個數(shù)
D、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請認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的非金屬元素名稱是
 

(2)由原子序數(shù)為8和13的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寫化學式).
(3)元素周期表同一橫行元素的排列規(guī)律是:從左至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結構的共同之處是
 
;該周期中,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變化規(guī)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類型的變化情況是
 

(3)寫出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符號各一個:
 
,
 

(4)寫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見氧化物、酸、堿、鹽的化學式各一個:
物質(zhì)的類別 氧化物
物質(zhì)的化學式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將一定量的Ca(OH)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他們對濾液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質(zhì)呢?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猜想可能含有NaOH和Na2CO3;乙同學猜想可能含有NaOH、Na2CO3和Ca(OH)2;
丙同學猜想可能恰好完全反應只含NaOH;丁同學猜想可能含有
 

【實驗驗證】(1)請你對甲同學的猜想,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加以證明.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甲同學的猜想成立
【物質(zhì)鑒別】化學小組同學選用了兩種不同類別的試劑進行實驗,鑒別甲同學猜想,并得出結論--碳酸鈉存在.請將鑒別的化學方程式填在表中.’
化學方程式
試劑1
 
試劑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圖1所示的是小明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實驗過程是:
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請問:①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集氣瓶內(nèi)的水面
 
,集氣瓶內(nèi)余下的氣體主要是
 

②該實驗可得出關于空氣成分的結論
 

③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
1
5
,請分析可能的兩種原因:
 
 

④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的一些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請各寫一點.
 
;
 

⑤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 ),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如圖的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1)盛放在燃燒匙內(nèi)的物質(zhì)可用
 

(2)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同時水進入廣口瓶,水的體積約占廣口瓶容積的
 

(3)如果實驗步驟是:
①先用夾子夾緊橡皮管;
②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固體物質(zhì);
③將燃燒匙插入廣口瓶,并塞緊橡皮塞;
④燃燒完畢后,打開橡皮管上的夾子,結果發(fā)現(xiàn)測定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低于21%.
問:這可能是由哪幾種原因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3)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甲、乙兩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圖,看圖后回答下列問題:
(1)30℃時,向100g水中加入30g乙物質(zhì),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2)30℃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3)兩條線交叉點的含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