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的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混合均能發(fā)生反應生成鹽和水.A和E可組成離子化合物,其晶胞(晶胞是在晶體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復單元)結構如圖所示,陽離子(用“●”表示)位于該正方體的頂點或面心;陰離子(用“○”表示)位于小正方體的中心.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A和D的氫化物,后者的沸點較低,其原因是
 

(2)B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是
 
,它的晶體類型為
 
晶體.
(4)C原子的電子排布式是
 
考點:位置結構性質的相互關系應用
專題:
分析: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的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B、C、D同周期,B、C、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混合均能發(fā)生反應生成鹽和水,說明C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兩性,B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呈強堿性,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呈酸性,所以C是Al元素,B是Na元素,D是S元素或Cl元素;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所以E是Ca元素;晶胞中陽離子個數(shù)=
1
8
=4,陰離子為8,陰陽離子個數(shù)之比=8:4=2:1,
所以其化學式為ED2,E是Ca元素,所以D是Cl元素,A、D同主族,所以A是F元素.
解答: 解: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的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B、C、D同周期,B、C、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混合均能發(fā)生反應生成鹽和水,說明C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兩性,B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呈強堿性,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呈酸性,所以C是Al元素,B是Na元素,D是S元素或Cl元素;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所以E是Ca元素;晶胞中陽離子個數(shù)=
1
8
=4,陰離子為8,陰陽離子個數(shù)之比=8:4=2:1,所以其化學式為ED2,E是Ca元素,所以D是Cl元素,A、D同主族,所以A是F元素.
(1)氟化氫和氯化氫形成的晶體都是分子晶體,但氟化氫中分子間存在氫鍵,氯化氫分子間不存在氫鍵,氫鍵的存在導致氟化氫的沸點反常高,所以氟化氫的沸點高于氯化氫,
故答案為:HF中分子間存在氫鍵,使沸點反常高;
(2)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變成鈉離子,鈉離子離子結構示意圖為,Al元素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有3個電子,所以鋁元素屬于第三周期ⅢA族,
故答案為:;第三周期ⅢA族;
(3)氟化鈣是離子化合物,屬離子晶體,其電子式為:,故答案為:;離子;
(4)Al原子核外有13個電子,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1,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1
點評:本題以元素推斷為載體考查了電子式、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原子結構示意圖等知識,準確判斷元素是解本題的關鍵,明確形成氫鍵的元素有哪些,哪些物質含有氫鍵,氫鍵的存在對物質的哪些性質產生影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xiàn)象如圖1,加熱到50℃時,現(xiàn)象如圖2,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2)圖2中甲乙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
 

(3)圖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線是
 
P點表示的含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原子序數(shù)11~17的元素,自鈉到氯,電子層數(shù)相同,最外層電子數(shù)從
 
增加到
 
,隨著核電荷數(shù)依次遞增,原子半徑依次
 
,核對外層電子的引力逐漸
 
,失電子能力逐漸
 
,得電子能力逐漸
 
,因此,金屬性逐漸
 
,非金屬性逐漸
 

(2)元素金屬性的強弱,可以從它的單質與水或酸的反應置換氫的
 
程度,以及它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強弱來判斷.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可以從它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強弱,或它的單質跟氫氣生成氣態(tài)氫化物的
 
及氫化物的
 
來判斷.
(3)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而呈
 
的變化,這個規(guī)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可用作食品添加劑的是( �。�
A、CH3OH
B、SO2
C、HCHO
D、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s(n-1)npn,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X  
 Y 
  Z
A、Y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4s24p4
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ⅤA族
C、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屬元素最多
D、Z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氮元素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元素,可形成多種化合物.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①已知4CO(g)+2NO2(g)?4CO2(g)+N2(g)△H=-1 200kJ?mol-1
對于該反應,改變某一反應條件,(已知溫度T2>T1)下列圖象如圖1正確的是
 
(填代號).
②已知CO與H2O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反應:
CO(g)+H2O(g)?CO2(g)+H2(g)△H=-Q kJ?mol-1 820℃時,在甲、乙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起始時按照下表進行投料,經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甲中CO的轉化率為40%,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乙容器吸收的熱量為
 
0.10mol H2O0.20mol H2
0.10mol CO0.20mol CO2
(2)氨水常用作沉淀劑,已知25℃時,Ksp[Fe(OH)3]=2.6×10-39,Ksp[Al(OH)3]=1.1×10-33,向濃度均為0.1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生成的沉淀是
 
(填化學式).
(3)肼可作為火箭發(fā)動機的燃料,與氧化劑N2O4反應生成N2和水蒸氣,已知:
 ①N2(g)+2O2 (g)=N2O4 (l)△H=-19.5kJ?mol-1
 ②N2H4(l)+O2(g)=N2(g)+2H2O(g)△H=-534.2kJ?mol-1
寫出肼與四氧化二氮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4)純的疊氮酸(HN3)是無色液體,常用做引爆劑,常溫下向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2mol?L-1HN3的溶液,滴加過程中的pH值的變化曲線(溶液混合時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如圖2.
①根據(jù)圖象寫出HN3的電離方程式:
 
 
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若用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HN3溶液來測定HN3的濃度時應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B.常溫下,向0.2mol?L-1HN3的溶液中加水稀釋,則 
c(
N
-
3
)
c(OH).c(HN3)
不變
C.分別中和pH均為4的HN3溶液和HCl溶液,消耗0.1mol?L-1NaOH溶液的體積相同
D.D點時溶液中離子濃度存在如下關系:2c(H+)+c(HN3)=c(N3-)+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裝置甲可用于檢驗有乙烯生成
B、裝置乙可用于收集和吸收氨氣
C、 裝置丙可用于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氣體
D、裝置丁可分離CH3COOC2H5和飽和碳酸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氫氣還原氧化銅:CuO+H2
  △  
.
 
H2O+Cu,在該反應中( �。�
A、CuO做還原劑
B、CuO做氧化劑
C、銅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D、銅元素的化合劑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W為四種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核外電子層數(shù)的3倍;Y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shù)和為6;Z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氧;Y、Z、W同周期,
W的常見化合價為+3.回答下列問題:
(1)Z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2)X2-、Y-、W3+離子半徑的大小順序
 

(3)Y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氨氣在空氣中相遇有白煙生成,產物中所含化學鍵為
 

(4)工業(yè)上常用碳高溫下還原ZX2獲得Z.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與數(shù)目
 

(5)將W單質與少量的NaOH溶液混合,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