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時,0.1 mol Na2CO3與鹽酸混合所得的一組體積為1 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與pH 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A.W點所示的溶液中:

c(CO32-)=c(HCO3-)>c(OH-)> c(H+)

B.pH=4的溶液中:

c(H2CO3)+ c(HCO3-)+ c(CO32-)=0.1 mol·L-1

C.pH=8的溶液中:

c(Na+)>c(HCO3-) >c(H2CO3)>c(CO32-)

D.pH=11的溶液中:

c(Na+)+ c (H+)=c(OH-)+c(Cl-)+ c(CO32-)+c(HCO3-)


【知識點】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答案解析】AC   解析:A、W點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溶液呈堿性c(OH-)> c(H+),故A正確;B、pH=4,說明反應中有CO2生成,所以根據(jù)物料守恒可知c(H2CO3)+c(HCO3-)+c(CO32-)<0.1 mol•L-1,故B錯誤;Cc(Na+)最大,從圖上可得c(HCO3-) >c(H2CO3)>c(CO32-)故C正確;D、根據(jù)電荷守恒得:c(Na+)+ c (H+)=c(OH-)+c(Cl-)+ 2c(CO32-)+c(HCO3-),故D錯誤;

故答案選AC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該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屬于綜合性試題的考查,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該題的關鍵是在明確反應原理的基礎上利用好幾種守恒關系,即電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質(zhì)子守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Fe(NO3)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B.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氣體:2C6H5O+CO2+H2O —→2C6H5OH↓+CO

C.Cu(OH)2沉淀溶于氨水得到深藍色溶液:Cu(OH)2+4NH3== [Cu(NH3)4]2++2OH

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Ca2++2OH+2HCO==Ca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molNaOH的摩爾質(zhì)量為40g       B、1mol 物質(zhì)含有的微粒數(shù)就是6.02×1023

C、1molN2的體積為22.4L            D、0.5molCO2約含有3.01×1023個C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入酚酞呈無色的溶液中:K+、Al3+、Cl-、CO32-

B.澄清的溶液中:Na+、K+、MnO4—、AlO2—

C.=10-13 mol·L-1的溶液:Na+、[Ag(NH3)2]+、OH-、NO3-

D.c(I-)=0.1 mol·L-1的溶液中:Na+、H+、ClO-、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圖6表示H2與O2發(fā)生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則H2的燃燒熱為241.8 kJ·mol-1

B.圖7表示壓強對可逆反應2A(g)+2 B(g) 3C(g)+D(s)的影響,乙的壓強比甲的壓強大

C.根據(jù)圖8,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適量CuO,調(diào)節(jié)pH=4,過濾

D.圖9表示常溫下,稀釋HA、HB兩種酸的稀溶液時,溶液pH隨加水量的變化,則相同條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同濃度的NaB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鎂是海水中含量較多的金屬,鎂合金及其鎂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廣泛。

(1)Mg2Ni是一種儲氫合金,已知:

Mg(s) + H2(g) = MgH2(s)                △H1=-74.5kJ·mol-1

     Mg2Ni(s) + 2H2(g) = Mg2NiH4(s)         △H2=-64.4kJ·mol-1

     Mg2Ni(s)+2MgH2(s) = 2Mg(s)+Mg2NiH4(s)  的△H3=      ▲      。

(2)一種用水氯鎂石(主要成分為MgCl2·6H2O)制備金屬鎂工藝的關鍵流程如下:

①為探究MgCl2•6H2O“一段脫水”的合理溫度范圍,某科研小組將MgCl2•6H2O在不同溫度下分解,測得殘留固體物質(zhì)的X-射線衍射譜圖如下圖所示(X-射線衍射可用于判斷某晶態(tài)物質(zhì)是否存在)。

測得E中Mg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0%,則E的化學式為   ▲   。

“一段脫水”的目的是制備MgCl2·2H2O,溫度不高于180 ℃的原因是      ▲       。

②若電解時電解槽中有水分,則生成的MgOHCl與陰極產(chǎn)生的Mg反應,使陰極表面產(chǎn)生MgO鈍化膜,降低電解效率。生成MgO的化學方程式為        ▲        。

③該工藝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有    ▲    。

(3)儲氫材料Mg(AlH4)2在110-200°C的反應為:

Mg(AlH4)2=MgH2 +2A1+3H2↑

每生成27gAl轉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    ▲    。

(4)“鎂-次氯酸鹽”燃料電池的裝置如右圖所示,該電池的正極反應式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蒸發(fā)是為了除去溶劑得到晶體,蒸餾是為了得到液體成分

B.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

D.物質(zhì)的量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于描述一定粒子數(shù)目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信息產(chǎn)業(yè)中的光纜的主要成份是單質(zhì)硅

B.NOx、CO2、PM2.5顆粒都會導致酸雨

C.煤經(jīng)氣化、液化和干餾三個物理變化過程,可變?yōu)榍鍧嵞茉?/p>

D.高鐵車廂大部分材料采用鋁合金,因鋁合金強度大、質(zhì)量輕、抗腐蝕能力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反應X+YM+N為吸熱反應,對這個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為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故一定要加熱反應才能進行

C.破壞反應物中的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學鍵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總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總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