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D、E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組成的常見氣體甲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則甲為NH3,A為H、B為N元素;A、C處于同一主族,結合原子序數(shù)可知,C為Na;C、D、E處于同一周期,應該處于第三周期,E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A、B、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即E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1+5=7,則E為Cl;E的單質(zhì)氯氣與甲(NH3)反應能生成B的單質(zhì),同時生成兩種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乙和丙,應該為氯化銨和氯化氫,其中0.1mol/L的乙溶液pH>1,則乙為NH4Cl,丙為HCl;D的單質(zhì)既能與C(Na)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鹽丁,也能與丙(HCl)的水溶液反應生成鹽戊,則D的氫氧化物為兩性氫氧化物,故D為Al元素,故丁為NaAlO2,戊為氯化鋁,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B、C、D、E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組成的常見氣體甲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則甲為NH3,A為H、B為N元素;A、C處于同一主族,結合原子序數(shù)可知,C為Na;C、D、E處于同一周期,應該處于第三周期,E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A、B、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即E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1+5=7,則E為Cl;E的單質(zhì)氯氣與甲(NH3)反應能生成B的單質(zhì),同時生成兩種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乙和丙,應該為氯化銨和氯化氫,其中0.1mol/L的乙溶液pH>1,則乙為NH4Cl,丙為HCl;D的單質(zhì)既能與C(Na)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鹽丁,也能與丙(HCl)的水溶液反應生成鹽戊,則D的氫氧化物為兩性氫氧化物,故D為Al元素,故丁為NaAlO2,戊為氯化鋁,
(1)根據(jù)上述方向,甲的化學式為NH3;B單質(zhì)為N2,電子式為,故答案為:NH3;
;
(2)D元素的名稱是鋁,故答案為:鋁;
(3)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氫氧化鋁和碳酸氫鈉,離子方程式為AlO2-+CO2 (過)+2H2O=Al(OH)3+HCO3-,故答案為:AlO2-+CO2 (過)+2H2O=Al(OH)3+HCO3-;
(4)N2 +3H2?2NH3 △H<0
起始(mol):2 1.6 0
反應(mol):0.4 1.2 0.8
平衡(mol):1.6 0.4 0.8
平衡常數(shù)K=(0.8mol2L)21.6mol2L×(0.4mol2L)3=25,故答案為:25;
(5)氯氣與氨氣反應生成NH4Cl、HCl,二者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4,則該反應方程式為:3Cl2+4NH3=N2+2NH4Cl+4HCl,該反應中被氧化的是氨氣,被還原的為氯氣,氯氣完全被還原,而4mol氨氣中有2mol被氧化,所以該反應中被氧化的物質(zhì)與被還原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3,故答案為:2:3.
點評 本題考查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推斷是解答本題的難點,注意三行式在解平衡常數(shù)問題上的應用.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NA個HCl分子與44.8 L H2和Cl2的混合氣體所含的原子數(shù)目均為4NA | |
B. | 32gCu將足量濃、稀硝酸分別還原為NO2和NO,濃、稀硝酸得到的電子數(shù)均為NA | |
C. | 物質(zhì)的量濃度均為1mol/L的NaCl和MgCl2混合溶液中,含有Cl-的數(shù)目為3NA | |
D. | 1molD318O+(其中D代表21H)中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10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gI懸濁液中存在平衡:AgI(s)?Ag+(aq)+I-(aq) | |
B. | 25℃時,向AgCl的懸濁液中加入NaCl固體,AgCl的溶度積常數(shù)不變 | |
C. | 向含KCl、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一定先析出AgI沉淀 | |
D. | 用等體積的水和氯化鈉溶液分別洗滌AgCl沉淀,水洗造成的AgCl損耗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元素周期表中查得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同使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 |
B. | 化學鍵的變化一定會引起化學反應的變化 | |
C. |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 | |
D. | 鋼鐵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蝕,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稀硫酸中加入銅粉,再加入KNO3固體 | |
B. |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 |
C. | 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
D. | 稀鹽酸滴加到Fe(OH)3膠體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0,T<250 | |
B. | 250℃時,0~10 min內(nèi)v(H2)=0.015 mol/(L•min) | |
C. | CO的平衡轉化率在250℃時比T℃時大 | |
D. | 250℃時,起始時向容器中改充1 mol CH3OH氣體,恒溫達平衡后,CH3OH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0.15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