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NaHCO3 樣品中含有NaCl雜質,為測定試樣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某同學設 計了三種方案:

方案一:如圖1取5g樣品溶于水,加入適當指示劑,逐滴滴入1mol/L硫酸,待完全反應時,測定所消耗的硫酸的體積.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測定需配制100mL1mol/L硫酸;
①若用18mol/L濃硫酸配制溶液,需量取濃硫酸
 
mL.
②配制過程中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③配制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情況,對所配制溶液濃度無影響的是
 

A.沒有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B.如果加水超過了刻度線,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線.
C.容量瓶沒有干燥.
(2)若測得消耗硫酸的體積為25mL,樣品中NaHCO3  的質量分數(shù)
 

方案二:按下述操作流程進行測定:

回答下列問題:
(3)操作Ⅱ的名稱是
 

(4)流程中稱量的是
 
質量(填化學式).
方案三:稱取wg樣品按如圖2裝置進行測定.
(5)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裝置B的作用是
 
考點: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
專題:實驗探究和數(shù)據(jù)處理題
分析:(1)①依據(jù)溶液中溶質物質的量相同計算得到;
②依據(jù)溶液配制過程和步驟分析需要的儀器進行判斷;
③根據(jù)c=
n
V
可得,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制的誤差都是由溶質的物質的量n和溶液的體積V引起的,誤差分析時,關鍵要看配制過程中引起nV怎樣的變化:若n比理論值小,或V比理論值大時,都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小;若n比理論值大,或V比理論值小時,都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大;
(2)依據(jù)滴定過程硫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的定量關系計算得到;
(3)操作Ⅱ是溶液中得到溶質固體,需要濃縮蒸發(fā),冷卻結晶;
(4)稱量的是原氯化鈉和反應生成的氯化鈉質量;
(5)A中是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
(6)裝置B是濃硫酸吸收二氧化碳氣體中水蒸氣;
解答: 解:(1)①配制100mL1mol/L硫酸,結合溶質物質的量相同計算,設用18mol/L濃硫酸配制溶液,需量取濃硫酸體積為Vml,100ml×1mol/L=18mol/L×V
V=5.6ml
故答案為:5.6mL; 
②配制100mL 1mol/L的稀硫酸的步驟為:計算→量取→稀釋、冷卻→移液→定容→搖勻→裝瓶→貼簽,需要使用的儀器有:①燒杯  ③量筒  ⑤100mL容量瓶  ⑦玻璃棒;定容時必須使用膠頭滴管,不需要的是廣口瓶;
故答案為:D;
③A、沒有洗滌燒杯或玻璃棒,導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
B、如果加水超過了刻度線,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線,溶液濃度減�。�
C、容量瓶洗凈后沒有干燥,對溶質的物質的量及最終溶液的體積都沒有影響,所以不影響配制結果,
故答案為:C.
(2)若測得消耗硫酸的體積為25mL,硫酸濃度為1mol/L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2         1
n        1mol/L×0.025L
n=0.05mol
 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
0.05mol×84g/mol
5g
×100%=84%;
故答案為:84%;
(3)操作Ⅱ是溶液中得到溶質固體,需要濃縮蒸發(fā),冷卻結晶得到,操作Ⅱ的名稱是蒸發(fā)結晶;
故答案為:蒸發(fā)結晶;
(4)鹽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蒸發(fā)結晶得到晶體是氯化鈉,稱量的是原氯化鈉和反應生成的氯化鈉質量;
故答案為:NaCl;
(5)A中是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
  △  
.
 
Na2CO3+H2O+CO2↑;
故答案為:2NaHCO3
  △  
.
 
Na2CO3+H2O+CO2↑;
(6)分析裝置可知B中的濃硫酸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起到干燥氣體的作用;
故答案為:干燥CO2(或吸收水蒸氣);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組成的實驗探究和分析判斷,主要是實驗基本操作和定量計算應用,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元素的4p軌道電子排布呈半充滿狀態(tài),其原子序數(shù)是( �。�
A、15B、33C、35D、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研究CaCO3與稀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某學生將少量CaCO3顆粒加入到500mL濃度為 2.0mol/L的稀鹽酸中,通過實驗測定:在標準狀況下放出氣體的物質的量(標準狀況下)和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請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速率最快的時間段是
 

A.0~2min    B.2~4min   C.4~6min
(2)參加反應的CaCO3的質量為
 
g;
(3)用溶液中H+離子濃度的減小來表示該反應在反應開始到2min內的平均反應速度為
 

(4)在0~2min反應速率逐漸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5)欲加快CO2的生成速率,但不改變產生氣體的總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改用1000mL2.0mol/L 的稀鹽酸           
B.改用250mL 4.0mol/L 的稀鹽酸
C.用500mL 2.0mol/L 稀硫酸代替稀鹽酸      
D.將CaCO3顆粒改為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分別驗證溫度、濃度、催化劑顆粒大小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guī)律,某同學設計了如表4 組實驗.
實驗序號溫度H2O2溶液初始濃度MnO2顆粒大小
125℃4%無MnO2
225℃12%1g細顆粒MnO2
325℃4%1g細顆粒MnO2
425℃4%1g粗顆粒MnO2
(1)表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2)設計實驗2、3的目的是
 

(3)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改變溫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寫出操作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中,屬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A、
B、
C、
D、CH≡C-C≡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只用一種試劑就能將甘油、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苯五種無色液體分開的是( �。�
A、FeCl3溶液
B、NaOH溶液
C、溴水
D、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條件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由水電離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Ca2+、Cl-、HCO3-、K+
C、c(H+)/c(OH-)=1×1012的溶液中:NH4+、Cl-、SO42-、Al3+
D、c(Al3+)=0.1 mol/L的溶液中:K+、Cl-、SO4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表示對應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MnO2 與濃鹽酸反應制Cl2:MnO2+4HCl
  △  
.
 
Mn2++2Cl-+Cl2↑+2H2O
B、銅與稀硝酸反應:Cu+4H++2NO3-═2H2O+Cu2++2NO2
C、足量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氣體:NH3?H2O+SO2=NH4++HSO3-
D、Ca(HCO32溶液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HCO3-+Ca2++OH-═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yè)上由丙烯合成,也可由油脂水解得到.

(1)寫出有機反應類型①
 
 ③
 

(2)寫出A和B的結構簡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