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某課外研究小組.用含有較多雜質的銅粉.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制取膽礬闁炽儻鑵归埀顒婃嫹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課外研究小組,用含有較多雜質的銅粉,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制取膽礬.其設計的實驗過程為:
(1)雜銅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可采用灼燒的方法除去有機物,灼燒時將瓷坩堝置于
C
C
上(用以下所給儀器的編號填入,下同),取用坩堝應使用
E
E
,灼燒后的坩堝應放在
B
B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A.蒸發(fā)皿   B.石棉網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堝鉗    F.試管夾
(2)雜銅經灼燒后得到的產物是氧化銅及少量銅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膽礬.灼燒后含有少量銅的可能原因是
B
B

A.灼燒過程中部分氧化銅被氧化       B.灼燒不充分銅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銅在加熱過程中分解生成銅?D.該條件下銅無法被氧氣氧化
(3)通過途徑Ⅱ實現(xiàn)用粗制氧化銅制取膽礬,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步驟:酸溶、加熱通氧氣、
過濾
過濾
蒸發(fā)
蒸發(fā)
、冷卻結晶、洗滌、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銅通過兩種途徑制取膽礬,與途徑Ⅰ相比,途徑Ⅱ有明顯的優(yōu)點是:
減少污染空氣的氣體二氧化硫產生;制備相同量的膽礬所需要的
硫酸量少
減少污染空氣的氣體二氧化硫產生;制備相同量的膽礬所需要的
硫酸量少
.(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課外研究小組,用含有較多雜質的銅粉制取膽固.其設計的實驗過程如下;
精英家教網
(1)銅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可采用灼燒的方法除去有機物,灼燒時將瓷坩堝置于
 
上,(填寫下列儀器編號,下同),取用坩堝應使用
 
,灼燒后的坩堝應放在
 
上.
A.蒸發(fā)皿  B.石棉網C.泥三角D.表面皿E.坩堝鉗F.試管夾
(2)同粗制氧化銅制取膽礬,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步驟:酸溶、加熱、通氧氣、過濾、
 
、冷卻結晶、
 
、洗滌、自然干燥.
(3)在測定所得膽礬[CuSO4?xH2O]中結晶水x值的實驗過程中,稱量操作至少進行
 
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實驗化學)某課外研究小組,用含有較多雜質的銅粉,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制取膽礬.其設計的實驗過程為:

(1)雜銅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可采用灼燒的方法除去有機物,灼燒時將瓷坩堝置于
c
c
上(用以下所給儀器的編號填入,下同),取用坩堝應使用
e
e
,灼燒后的坩堝應放在
b
b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實驗所用儀器:a.蒸發(fā)皿  b.石棉網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堝鉗   f.試管夾
(2)雜銅經灼燒后得到的產物是氧化銅及少量銅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膽礬.灼燒后含有少量銅的可能原因是
a、b
a、b

a.灼燒過程中部分氧化銅被還原      b.灼燒不充分銅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銅在加熱過程中分解生成銅    d.該條件下銅無法被氧氣氧化
(3)通過途徑 II實現(xiàn)用粗制氧化銅制取膽礬,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步驟:酸溶、加熱通氧氣、過濾、
蒸發(fā)
蒸發(fā)
、冷卻結晶、
過濾
過濾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銅通過兩種途徑制取膽礬,與途徑 I相比,途徑 II有明顯的兩個優(yōu)點是:
產生等量膽礬途徑 II消耗硫酸少
產生等量膽礬途徑 II消耗硫酸少
途徑 II不會產生污染大氣的氣體
途徑 II不會產生污染大氣的氣體

(5)在測定所得膽礬(CuSO4?xH2O)中結晶水x值的實驗中:稱量操作至少進行
4
4
次.
(6)若測定結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
a

a.加熱溫度過高            b.膽礬晶體的顆粒較大
c.加熱后放在空氣中冷卻    d.膽礬晶體部分風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試回答下列問題:
某課外研究小組,用含有較多雜質的銅(主要雜質為Fe),通過下列化學反應制取膽礬并回收鐵單質.請回答相關問題:

pH控制可參考下列數(shù)據(jù):
物 質 開始沉淀時的pH 完全沉淀時的pH
氫氧化鐵 2.7 3.7
氫氧化亞鐵 7.6 9.6
氫氧化銅 5.2 6.4
(1)試劑A最好選用
a
a
(填字母);a.H2O2 b.氯水     c.酸性高錳酸鉀
加入試劑A以后,金屬銅也能逐漸溶解,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u+2H++H2O2═Cu2++2H2O
Cu+2H++H2O2═Cu2++2H2O

能否用稀硝酸代替試劑A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引入雜質NO3-并且會產生污染性氣體NO
引入雜質NO3-并且會產生污染性氣體NO

(2)Cu(OH)2的作用是
調節(jié)溶液的pH值,使Fe3+離子形成沉淀
調節(jié)溶液的pH值,使Fe3+離子形成沉淀

還可以用
CuO
CuO
(填一種試劑)代替;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
(3)操作2中包含3個基本實驗操作,依次為
蒸發(fā)濃縮
蒸發(fā)濃縮
、
冷卻結晶
冷卻結晶
和過濾;操作1以后,加硫酸調節(jié)溶液的pH=1的目的是
抑制Cu2+的水解
抑制Cu2+的水解

(4)如何對操作1后所得濾渣進行洗滌?簡述洗滌操作步驟
過濾后,向漏斗緩緩中加入適量蒸餾水,使液面剛好沒過濾渣,靜置,待液體流下,重復操作2-3次
過濾后,向漏斗緩緩中加入適量蒸餾水,使液面剛好沒過濾渣,靜置,待液體流下,重復操作2-3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課外研究小組,用含有較多雜質的銅粉,通過不同的化學的反應制取膽礬.其設計的實驗過程為:

(1)銅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可采用灼燒的方法除去有機物,灼燒時將瓷坩堝置于
C
C
上(用以下所給儀器的編號填入,下同),取用坩堝應使
e
e
,灼燒后的坩堝應放在
b
b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實驗所用儀器:a.蒸發(fā)皿   b.石棉網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堝鉗   f.試管夾
(2)雜銅經灼燒后得到的產物是氧化銅及少量銅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膽礬.灼燒后含有少量銅的可能原因是
ab
ab

a.灼燒過程中部分氧化銅被還原        b.灼燒不充分銅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銅在加熱過程中分解生成銅      d.該條件下銅無法被氧氣氧化
(3)通過途徑II實現(xiàn)用粗制氧化銅制取膽礬,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步驟:酸溶、加熱通氧氣、過濾、
蒸發(fā)
蒸發(fā)
、冷卻結晶、
過濾
過濾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銅通過兩種斜徑制取膽礬,與途徑I相比,途徑II有明顯的兩個優(yōu)點是:
產生等量膽礬途徑Ⅱ消耗硫酸少
產生等量膽礬途徑Ⅱ消耗硫酸少
、
途徑Ⅱ不會產生污染大氣的氣體
途徑Ⅱ不會產生污染大氣的氣體

(5)在測定所得膽礬(CuSO4?xH2O)中結晶水x值的實驗過程中,若測定結果x 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
a

a.加熱溫度過高                  b.膽礬晶體的顆粒較大
c.加熱后放在空氣中冷卻          d.膽礬晶體部分風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