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7895  7903  7909  7913  7919  7921  7925  7931  7933  7939  7945  7949  7951  7955  7961  7963  7969  7973  7975  7979  7981  7985  7987  7989  7990  7991  7993  7994  7995  7997  7999  8003  8005  8009  8011  8015  8021  8023  8029  8033  8035  8039  8045  8051  8053  8059  8063  8065  8071  8075  8081  8089  447348 

9.(2008·海南,15)反應A(g)+B(g) C(g)+D(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是__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2)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升高溫度,A的轉化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對反應熱是否有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1E2的變化是:E1________,E2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析:(1)從圖像上可以看出,反應物的總能量比生成物的總能量高,因此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2)升高溫度,平衡左移,因此A的轉化率減小。

(3)加入催化劑,對反應熱無影響,因為催化劑不改變反應進行的程度,反應物參加反應的量不變,所以反應熱也不變。

(4)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歷程,降低了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使E1減小,E2也減小。

答案:(1)放熱 (2)減小 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溫度反應向吸熱方向移動,因而該反應中A的轉化率減小 (3)沒有 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途徑,不能改變化學反應始態(tài)和終態(tài)的能量,因此對反應熱沒有影響 (4)減小 減小

試題詳情

8.  在一定條件下,xA+yBzC的可逆反應達到平衡:

(1)已知A、B、C都是氣體,在減壓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x、yz的關系是:____________。

(2)已知C是氣體,且x+yz,在加壓時,如果平衡發(fā)生移動,則平衡必向________方向移動。

(3)已知B、C是氣體,現(xiàn)增加A物質(zhì)的量(其他條件不變),平衡不移動,則A是______態(tài)。

(4)加熱后C的質(zhì)量分數(shù)減少,則正反應是________熱反應。

解析:(1)減壓平衡向化學計量數(shù)增大的方向移動,則x+y>z。

(2) 如果都是氣體,則平衡不移動;如果A、B至少一種為非氣體,則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3)A是非氣態(tài)物質(zhì),如液態(tài)或固態(tài)。

(4)加熱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則逆反應是吸熱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答案:(1)x+y>z (2)逆反應 (3)固或液 (4)放

試題詳情

7.(2009·廣東單科,7,有改動)難揮發(fā)性二硫化鉭(TaS2)可采用如下圖所示裝置提純。將不純的TaS2粉末裝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適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熱爐中。反應如下:

TaS2(s)+2I2(g) TaI4(g)+S2(g)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不同溫度區(qū)域,TaI4的量保持不變

B.在提純過程中,I2的量不斷減少

C.在提純過程中,I2的作用是將TaS2從高溫區(qū)轉移到低溫區(qū)

D.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與TaI4和S2的濃度乘積成反比

解析:A項,TaI4主要存在于高溫區(qū);B項,在提純過程中,I2的量應基本保持不變;D項,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K=。

答案:C

試題詳情

6. 在一定條件下,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后,混合氣體中氨的體積分數(shù)為25%,若反應前后條件不變,則反應后縮小的體積與原反應物體積的比值為( )

A.1/5   B.1/4  C.1/3  D.1/2

解析:由合成氨的反應N2(g)+3H2(g) 2NH3可知:反應過程中縮小的體積等于生成的氨的體積,若設反應前氣體的總體積為V,達到平衡后有x體積的N2轉化,則生成氨的體積為2x,氣體的總體積為V-2x,據(jù)題意知:×100%=25%,解得:=。

答案:A

試題詳情

4.氯氣溶于水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某一條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再通入少量氯氣,減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強

C.加入少量固體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解析:Cl2溶于水后,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HClOH++ClO,再通入少量Cl2,上述平衡右移前者程度大,后者程度小,c(H+)增大的多,c(ClO)增大的少,增大;SO2+Cl2+2H2O===2HCl+H2SO4,溶液漂白性減弱;加入少量NaOH固體后,可能HCl與HClO都有剩余,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c(Na+)=c(Cl)+c(ClO)不一定成立。

答案:D

試題詳情

3.已知反應:X(g)+2Y(g) 2Z(g)。現(xiàn)將X和Y氣體按體積比1∶2混合于一密閉容器中,并加壓到3×107 Pa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反應物、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6∶1,則此時對應于圖中的溫度應為( )

A.100℃   B.200℃  C.300℃  D.400℃

解析:本題目通過求出X或Y的轉化率,然后查圖像就可以確定其相應溫度。

設達到平衡時,X轉化的物質(zhì)的量為x,則:

  X(g) + 2Y(g) 2Z(g)

起始/mol  1     2     0

轉化/mol  x     2x     2x

平衡/mol  1-x   2-2x    2x

所以有=,x=0.2 mol。

故X和Y的轉化率均為20%,對應溫度為100℃。

答案:A

試題詳情

2. 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B(g)+C(s),且達到化學平衡。當升高溫度時容器內(nèi)氣體的密度增大。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則A為非氣態(tài)

B.若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則A為氣態(tài)

C.若在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C,該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壓強對該平衡的移動無影響

解析:升高溫度時其容器內(nèi)氣體的密度增大,如A為非氣態(tài),則平衡必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如A為氣態(tài),平衡必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A、B正確。

答案:AB

試題詳情

1.在一真空密閉的定容容器中放入N2O4晶體并使之氣化,當反應N2O42NO2建立平衡  后,再通入一些N2O4氣體(溫度不變),待反應再次達到新的平衡,則平衡混合氣體中的比值,新平衡與舊平衡相比( )

A.新平衡時大   B.新平衡時小   C.不變   D.無法確定

解析:平衡后,再通入一些N2O4氣體,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向體積減小的方向即逆反應方向移動。

答案:B

試題詳情

19.物質(zhì)A是一種高熔點化合物,不溶于硫酸、硝酸,卻溶于氫氟酸;C是一種氣體,D是白色膠狀沉淀 ,E是白色固體。A、B、C、D、E的轉化關系如右圖所示:

根據(jù)圖示關系回答:

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

解析:不溶于硫酸、硝酸,卻能溶于氫氟酸的高熔點化合物是SiO2。它與純堿在高溫下反應生成Na2SiO3和CO2。因為H2CO3的酸性比H4SiO4強,所以Na2SiO3的水溶液與CO2反應生成白色膠狀沉淀H4SiO4和Na2CO3。H4SiO4不穩(wěn)定,在空氣中立即失去水生成H2SiO3,H2SiO3受熱分解產(chǎn)生SiO2。

答案:SiO2 Na2SiO3 CO2 H4SiO4 H2SiO3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