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2010·襄樊市調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無論乙烯與丙烯酸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二者總物質的量是個定值,完全燃燒時所消耗的氧氣也一定是個定值
B.鑒別甲苯、苯乙烯、苯酚、丙烯酸溶液可選用KMnO4溶液、溴水
C.可以利用燃燒法來區(qū)別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毛和棉
D.裝溴水、高錳酸鉀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橡膠塞,因為橡膠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
解析:選項A,1 mol C2H4完全燃燒消耗3 mol O2,1 mol CH2===CH-COOH完全燃燒也消耗3 mol O2,所以二者總物質的量不變時,消耗的O2的量也不變。選項B,利用溴水能鑒別出甲苯(萃取原理)、苯酚(產生白色渾濁),但無法鑒別出苯乙烯和丙烯酸(二者均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用KMnO4溶液鑒別出苯乙烯和丙烯酸(二者均能使KMnO4溶液褪色)。選項C,燃燒聚乙烯時聞不到明顯氣味,燃燒聚氯乙烯時能聞到刺激性氣味(釋放出HCl),燃燒毛時能聞到燒焦羽毛氣味,燃燒棉時能聞到燒紙氣味,故可根據燃燒產生的氣味不同鑒別。選項D,因橡膠中含有碳碳雙鍵,碳碳雙鍵能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能被KMnO4溶液氧化,所以不能用有橡膠塞的試劑瓶來裝溴水和KMnO4溶液。
答案:B
5.(2010·黃岡市質檢)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為,A的同分異構體中帶苯環(huán)的化合物(烯醇結構除外)共有( )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解析:有機物A的分子式為C7H8O,苯環(huán)上如果有兩個取代基,可以是一個酚羥基、一個甲基,則有3種結構,還可以只有一個取代基,如-CH2OH、-OCH3,故共有5種結構。
答案:C
4.(2010·北京市抽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可加入過量的飽和溴水后過濾
B.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既能和強酸反應,又能和強堿反應
C.葡萄糖、蔗糖都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濁液發(fā)生反應
D.纖維素屬于高分子化合物,與淀粉互為同分異構體
解析:苯酚與溴水反應生成的三溴苯酚可溶于苯中,增加了新的雜質,不符合除雜質的原則,故A錯誤。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氨基酸具有兩性,既能和強酸反應,又能和強堿反應,故B正確。蔗糖屬于非還原性糖,不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濁液發(fā)生反應,故C錯誤。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式雖然都可表示為(C6H10O5)n,但其n值不同,因此二者不是同分異構體,故D錯誤。
答案:B
3.(2010·北京市海淀區(qū)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一個平面上
B.分子式為C7H8O且分子中有苯環(huán)的有機物共有4種
C.甲酸分子中有醛基,因此無法區(qū)別甲醛溶液和甲酸溶液
D.除去乙烯中混有的甲烷,可將混合氣體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解析:因為苯、乙烯分子中的各原子均處于同一平面上,故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一個平面上,A項正確;分子式為C7H8O且分子中有苯環(huán)的有機物屬酚類的有3種、屬醇類的有1種,屬醚類的有1種,共有5種,B項不正確;甲酸分子中含-COOH,因此可用酸堿指示劑來區(qū)別甲醛溶液和甲酸溶液,C項不正確;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把乙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而與甲烷不反應,故不能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乙烯中混有的甲烷,D項不正確。
答案:A
2.(2010·贛州市模擬)下面是生產生活中的常見有機物的分子式、結構(簡)式或名稱:
⑦CH3COOH,⑧硬脂酸甘油酯,⑨蛋白質,⑩聚乙烯。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并使之褪色的有①②④⑩
B.投入鈉能產生H2的是⑤⑦⑧⑨
C.屬于高分子材料的是⑧⑨⑩
D.含碳量最高、有毒、常溫下為液體且點燃時有濃的黑煙的是①
解析: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說明分子中含有CC或C≡C等不飽和鍵;能與Na反應生成H2,說明分子中含有-OH(或-COOH);常溫下為液體、含碳量最高、有毒、點燃有黑煙產生的是苯。
答案:D
1.(2010·山東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質都能水解,但水解產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餾獲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屬鈉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飽和Na2CO3溶液除去
解析: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性質,意在考查考生對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為發(fā)生了加成反應,苯使溴水褪色是因為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A選項錯誤;淀粉的水解產物是葡萄糖,油脂堿性水解的產物是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蛋白質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B選項正確;煤油是石油分餾的一種餾分,金屬鈉一般保存在煤油中,C選項正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乙酸乙酯的水解也屬于取代反應,D選項正確。
答案:A
(二)(1)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Ⅰ.V/3 mL�、�.5V/4 mL、3V/8 mL
18.(10分)(2010·江西省聯考)為了探究Cl2、SO2同時通入H2O中發(fā)生的反應,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氣體發(fā)生裝置A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
(2)為驗證通入D裝置中的氣體是Cl2過量還是SO2過量,某小組同學準備了以下試劑:
①氯化鐵溶液�、诼然瘉嗚F溶液�、哿蚯杌浫芤�
④苯酚溶液 ⑤品紅溶液�、匏嵝愿咤i酸鉀溶液
Ⅰ.若Cl2過量:取適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____(選填一個序號)試劑的試管內,再加入____________(選填一個序號)試劑,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SO2過量:取適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______(選填一個序號)試劑的試管內,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小組設計如圖所示的裝置圖(圖中夾持和加熱裝置略去),分別研究SO2和Cl2的性質。
①若從左端分別通入SO2和Cl2,裝置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否相同?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裝置D裝的是鐵粉,通入Cl2與鐵粉充分反應時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裝置B中裝有5.0 mL 1.0 mol/L的碘水,當通入足量Cl2完全反應后,共轉移了5.0×10-2mol電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由元素S和O組成-2價酸根離子X,X中S和O的質量比為4?3,當Cl2與含X的溶液完全反應后,有淺黃色沉淀產生,取上層清液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寫出Cl2與含X的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裝置圖可知,氣體發(fā)生裝置B產生的氣體是Cl2,氣體發(fā)生裝置A產生的氣體是SO2。(2)為確定Cl2過量,即應利用其強氧化性予以確認,故選具有還原性的FeCl2,Cl2將Fe2+氧化為Fe3+,KSCN和苯酚均能與Fe3+發(fā)生特征反應,使溶液變?yōu)榧t色或紫色。從所給試劑及SO2的性質來看,選擇品紅溶液,利用SO2的特征性質(漂白性)或選KMnO4溶液(或氯化鐵溶液),利用SO2的還原性。(3)①兩種氣體都有漂白性,都能使品紅溶液褪色;鐵與氯氣反應產生棕黃色的煙;②氯氣的氧化性強于碘單質,將碘單質氧化,碘單質的物質的量為5.0×10-3mol,轉移電子為5.0×10-2mol,說明碘元素從0價升高到+5價。(4)由“元素S和O組成-2價酸根離子X,X中S和O的質量比為4?3”可知,X為S2O,Cl2與S2O反應生成SO和S。
答案:(1)SO2
(2)Ⅰ.② ③(或④) 溶液呈血紅色(或紫色)
Ⅱ.⑤ 紅色褪成無色,加熱后又變?yōu)榧t色
(或⑥ 溶液變成無色)(或① 溶液變成淺綠色)
(3)①相同 產生棕色的煙
②5Cl2+I2+6H2O===2HIO3+10HCl
(4)S2O+Cl2+H2O===SO+S↓+2Cl-+2H+
19.(9分)(2010·四川省檢測)現有A、B、C、D、E五種中學教材中常見的金屬單質,其單質和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有關信息如下表所示:
單質 |
A |
B |
C |
D |
E |
最高價氧化 物對應水化 物的穩(wěn)定性 |
難分解 |
能分解 |
能分解 |
能分解 |
能分解 |
單質 |
溶于水劇烈反應 |
緩慢溶于熱水 |
溶于強堿性溶液 |
難溶于冷的濃硝酸 |
溶于濃稀硝酸 |
已知A、B、C的組成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D和E的組成元素位于同一周期,D的低價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發(fā)生顏色變化,E在空氣中生銹呈綠色。
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C鹽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堿性:__________________;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B、C為電極,A的氫氧化物的水溶液為電解質溶液,構成原電池。寫出B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離子方程式表示D的單質能與D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發(fā)生化合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加熱條件下,C的單質能與E的氧化物發(fā)生置換反應,寫出可能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依題意,鈉、鎂、鋁是位于第三周期的常見金屬元素,其中鋁能與強堿反應,鈉與水劇烈反應,而鎂與熱水緩慢反應,故A為鈉,B為鎂,C為鋁;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成氫氧化鐵,由白色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鐵在冷的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銅綠呈綠色,所以,D為鐵,E為銅。(1)鋁鹽有偏鋁酸鹽、鋁鹽兩類,如偏鋁酸鈉是弱酸強堿鹽,水解呈堿性,硫酸鋁、氯化鋁是強酸弱堿鹽,水解呈酸性。(2)鎂、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組成的原電池中,鎂為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水中H+得電子生成氫氣。(3)鐵有0價、+2價、+3價等,鐵與三價鐵鹽(如硫酸鐵,氯化鐵等)在水溶液中發(fā)生歸中反應。(4)鋁與某些金屬氧化物能發(fā)生鋁熱反應,銅的氧化物有氧化銅和氧化亞銅兩種。
答案:(1)AlO+2H2O⇌Al(OH)3+OH-
Al3++3H2O⇌Al(OH)3+3H+
(2)2H++2e-===H2↑或2H2O+2e-===2OH-+H2↑
(3)2Fe3++Fe===3Fe2+
(4)2Al+3CuO3Cu+Al2O3,2Al+3Cu2O6Cu+Al2O3
20.(8分)(2010·重慶市調研)已知A是一種含有兩種元素的有機溶劑,分子結構與C相似,F是一種黃色固體,H是一種白色粉末,N有磁性,B、F、L、O、P是中學化學常見單質,J的相對分子質量比D大16。反應①是侯氏制堿法的重要反應。以上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有如下反應關系:
(1)組成單質P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A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G的俗名為________。
(2)N與M的稀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④中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當反應⑤在高溫下生成1.5 mol P時有________mol的電子轉移。
解析:反應①是侯氏制堿法原理,其反應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再結合框圖轉化可知,A應該是產生CO2和SO2的反應,故A為CS2,根據CO2的電子式可寫出CS2的電子式,CS2燃燒生成CO2(C)、SO2(D),SO2催化氧化生成SO3(J),SO3與H2O反應生成H2SO4(M)。用Cu作電極電解稀H2SO4溶液時,陽極上Cu失去電子而溶解得到藍色CuSO4溶液,陽極電極反應為Cu-2e-===Cu2+,溶液中的H+在陰極得電子產生H2(O),又因為N有磁性,所以N為Fe3O4,Fe3O4被H2還原生成Fe(P)、H2O,Fe3O4中含有+2價和+3價鐵,所以與稀H2SO4反應時生成Fe2+、Fe3+(Fe3O4+8H+===Fe2++2Fe3++4H2O)。根據反應:Fe3O4+4H23Fe+4H2O,生成1.5 mol Fe轉移4 mol電子。
答案:(1)第四周期Ⅷ族 ???C??? 小蘇打
(2)Fe3O4+8H+===Fe2++2Fe3++4H2O
(3)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4)Cu-2e-===Cu2+
(5)4
21.(7分)(2009·廈門)已知A、B、C是中學化學的常見物質,它們在一定條件下有如下轉化關系。
ABC
(1)若A是一種淡黃色固體,B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禍首”,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若A的體積分數為75%的溶液可用作醫(yī)療消毒劑;B與新制氫氧化銅共熱,有磚紅色沉淀生成;C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則A與C在濃硫酸和加熱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的焰色反應均為黃色,A是一種工業(yè)原料,B俗稱小蘇打,電解C的水溶液可以得到兩種氣態(tài)產物,這兩種氣態(tài)產物在工業(yè)上可以合成X,則電解C的水溶液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C為無色溶液。B為白色膠狀沉淀,是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物的主要成分,X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則C溶液中除氫氧根外還存在的陰離子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B、C均為氧化物,X是一種黑色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則B分子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B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禍首”,可知B是SO2,結合A的顏色和題中轉化關系,可知A為S,X為O2。(2)A為乙醇,結合轉化關系和B、C的性質可知,B是乙醛、C是乙酸,故A、C在濃硫酸作用下的反應是乙醇與乙酸發(fā)生的酯化反應。(3)B是NaHCO3,A是Na2CO3,X為HCl,C為NaCl。(4)由信息知B為Al(OH)3,X為含有Na元素的化合物,結合轉化關系,可推出A中含有Al3+(即A是可溶性鋁鹽),X為NaOH,可實現A→B→C的連續(xù)轉化,則C為NaAlO2,所以C溶液中的陰離子除OH-外,還有AlO或[Al(OH)4]-。(5)因A、B、C都是氧化物,X是黑色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利用轉化關系,結合熟悉的物質可推知X是碳單質;則A為CuO或Fe2O3等氧化物,B為CO2,C為CO,故B的結構式為O===C===O。
答案:(1)O2
(2)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3)2Cl-+2H2OH2↑+Cl2↑+2OH-
(4)AlO或[Al(OH)4]-
(5)O===C===O
22.(8分)(2010·云南摸底考試)將2.5 g碳酸鈉、碳酸氫鈉和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鹽酸,所加入鹽酸的體積與產生CO2的體積(標準狀況)關系如下圖所示:
(1)寫出OA段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當加入35 mL鹽酸時,產生CO2的體積為________mL(標準狀況)。
(3)原混合物中NaOH的質量為________g,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解析:A點時開始產生CO2氣體,故OA階段發(fā)生的反應為OH-與H+作用生成水,CO與H+作用生成HCO。加入35 mL鹽酸時,有10 mL鹽酸與HCO反應生成CO2,利用HCO+H+===CO2↑+H2O進行計算。
設混合物中Na2CO3、NaHCO3、NaOH物質的量分別為x、y、z。A點時溶液中溶質為NaCl、NaHCO3,B點時為NaCl。則有:x+z=0.025×1,2x+y+z=0.045×1,106x+84y+40z=2.5。解得z=0.015 mol,x=y=0.01 mol。則m(NaOH)=0.6 g,m(Na2CO3)=1.06 g,w(Na2CO3)=×100%=42.4%。
答案:(1)H++OH-===H2O;CO+H+===HCO
0.(2)224 (3)6 42.4%
(一)(2)關閉K2、打開K1、K3,通入一定量的NO后,調整滴定管③液面與廣口瓶①中液面相平,再次讀取滴定管③的刻度
(二)(1)打開K2后,O2進入廣口瓶①與NO反應生成紅棕色的NO2:2NO+O2===2NO2,NO2與H2O反應生成HNO3:3NO2+H2O===2HNO3+NO。
(2)Ⅰ.根據反應4NO+3O2+2H2O===4HNO3,其中NO的體積為V mL,通入O2的體積為V/2 mL,故O2量不足,剩V/3 mL NO。
Ⅱ.若廣口瓶①中剩V/2 mL O2,則反應的O2為3V/4 mL,通入O2的總體積=V/2 mL+3V/4 mL=5V/4 mL。若廣口瓶①內剩下V/2 mL的氣體為NO時,反應V/2 mL NO,故需通入O2的體積為3V/8 mL。
答案:關閉K1、K2,打開K3,從滴定管③上口加水,沒過廣口瓶①中的長導管口,繼續(xù)加水,使廣口瓶①中的長導管內外出現一段液柱,停止加水,靜置一段時間后,若這段液柱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好,反之,說明裝置氣密性不好
(一)(2)測定NO的體積是通過NO將廣口瓶①的H2O壓入滴定管③中,通過滴定管③中H2O的體積來確定NO的體積,但滴定管③和廣口瓶①之間的相對高度差會導致實驗誤差,所以通入一定量的NO前需關閉K2,打開K1、K3,通入一定量的NO后,需調整滴定管③液面和廣口瓶①液面在一條水平線上,然后再讀滴定管③的讀數。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